- 叙事隐喻与隐喻意象——约翰•济慈十四行诗刍探
- 翻译技术给翻译课堂中翻译品质评估带来的挑战:
- The Limits of Practical Ethics in The Histor
- Multi-Modal and Material Versions of Laurenc
- 形式语义学可以为汉语研究做点什么?
- 从细读到远观:数智时代的人文研究
- A History of the Caribbean Languages and Dia
- 走向“少数文学”——“卡夫卡热”之缘由探析
- 美丽的邂逅——八卷本《简·奥斯汀全集》翻译感
- 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及当代意义
- 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与来华朝鲜文人的文学创作
- 中英审美现代性的比较研究
- 首届“媒体话语研究”圆桌论坛
- 异曲同工:鲁迅与劳森的女性民族观比较研究
- 欧洲汉学:探寻中国“文化之镜”
- ChatGPT的文学创作能力如何?
- 翻译研究热点话题及翻译研究选题
- 对世界文学生态学的几点思考
- MTI学位点建设与人才培养
- “红色翻译”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效果研究
时间:2023年10月18日14:00
地点:仓前校区恕园25-106
主讲内容:
在人工智能翻译热潮下,翻译教师如何面对翻译技术给翻译课堂的挑战,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教学、课内和课后活动组织,以及对学生的评估等等,均需翻译教师积极思考应对。本讲座以香港理工大学为非翻译专业学生开设的《翻译与中国社会》为例,比较学生在考试中使用Chat GPT和DeepL这两种机器翻译的译文,指出译文的优点及不足。还讨论了与机器翻译相比,人类译员在某些翻译过程中的不可取代性。最后呼吁翻译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应该针对像Chat GPT这样的技术变革,来调整和修改其课堂上的翻译评估及翻译培训内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主讲人简介:
李德超,男,博士,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教授、副系主任,香港翻译学会会刊《翻译季刊》(Translation Quarterly)主编,兼任广州暨南大学跨文化与翻译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曾主持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委员会与香港特区政府研资局共同资助的研究项目。2010年荣获“香港理工大学校长奖”。研究领域包括翻译理论、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及口译实证研究。出版编著Transculural Poetics: Chinese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Routledge, 2023,合编),合译《翻译研究:综合法》《世界历史百科全书》,在国内外学术期刊Targe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terpreting,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Translator and Interpreter Trainer,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中国翻译》《现代外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等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