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ulti-Modal and Material Versions of Laurenc
- 形式语义学可以为汉语研究做点什么?
- 从细读到远观:数智时代的人文研究
- A History of the Caribbean Languages and Dia
- 走向“少数文学”——“卡夫卡热”之缘由探析
- 美丽的邂逅——八卷本《简·奥斯汀全集》翻译感
- 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及当代意义
- 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与来华朝鲜文人的文学创作
- 中英审美现代性的比较研究
- 首届“媒体话语研究”圆桌论坛
- 异曲同工:鲁迅与劳森的女性民族观比较研究
- 欧洲汉学:探寻中国“文化之镜”
- ChatGPT的文学创作能力如何?
- 翻译研究热点话题及翻译研究选题
- 对世界文学生态学的几点思考
- MTI学位点建设与人才培养
- “红色翻译”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效果研究
- 怎样在国际A&H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 忽必烈汗的御花园—-英国文学中的世界史
- 流浪与回归:科伦•麦凯恩小说中的共同体观
时间:2023年10月10日15:00
地点:仓前校区恕园19-205
主讲内容:
本讲座从形式语义学的视角探讨汉语语言现象的语义允准情况,会讨论非典型宾语、汉语特殊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否定极项(NPI)和“都”的关系、无空位的定语从句(Gapless Relative Clause)、话题句、驴子句、“的”字结构中“的”的语义等。从语言事实出发,论证用形式语义学进行汉语研究的独特思路和范式。本文认为形式语义学能为汉语研究提供新的观察视角和启发思路,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工具,因为许多语言现象从语义的角度能更清晰地看出其问题所在,同时也能为句法研究提供有力的论证与强大的支持。
主讲人简介:
潘海华,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语言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形式语义学的汉语研究及形式语义学理论创新(项目编号22ZD295)”首席专家,国际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2023-),香港政府研究资助局人文及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委员(私立大学)(2022-2024),兼任《当代语言学》、《现代外语》、《语言研究》、《语言学文选》、Asi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Lingua Sinic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等杂志编委,Senior Editor of Oxford Research Encyclopedia of Linguistics(Chinese Linguistics)(2019-)以及《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外国语》、Linguistics, Linguistic Inquiry, Natural Language & Linguistic Theory等杂志匿名评审。曾任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执行理事(2004-2006)、北京语言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11)、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系主任(8/2017-7/2023)、香港城市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香港政府研究资助局人文及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委员(公立大学)(2017-2021),香港语言学会会长(2011-12),王宽诚基金会学术讲座学者(2010),法国国家研究局Blanc国际研究计划(International Programme)特邀评审等。研究领域;句法理论、形式语义学、计算语言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