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DITIONS, DECOLONISATION, INNOVATION: WHOS
- 人的“拟动物化”与身体“伤痕”——大江健三郎
-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中介物——从黄梅新作《奥斯丁
- 童书改编《林中的孩子们》:启蒙教育、感伤主义
- 彼得·隆奎维尔《英国隐士》:通俗版本及文本变
- 对外话语体系构建与地方特色翻译学科高质量发展
- 主体理论的话语模式及其阶级根源
- 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与方法选择
- 与机器共读写:朝向一种后人类的文学生活
- 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挑战、机遇与方法
- Is ‘World Literature’ Dead? Politics and P
- 书写摄影,或关于摄影理论的断想——围绕罗兰·
- 翻译造成的理解错位——以“Lyric”为中心
- 《傲慢与偏见》两百年的回顾
- 人工智能时代下翻译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非洲历史文化再认识
- 三力主义和文学研究的基础——以《黑暗的心》为
- The Journey to “It Can’t Happen Here”: A
- 摄影的未来向度——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镜像知识
- 钟表与宫廷:本雅明论悲悼剧情节的阴谋化
时间:2024年5月17日13:30
地点:仓前校区恕园25-106
主讲内容:
大江健三郎初期作品《饲育》不仅获得芥川文学奖,而且“可列入战后文学杰作之行列”。本文从人的“拟动物化”与身体“伤痕”之视点切入,经分析表明:该短篇初次将小说的叙事空间从都市东京移向四国森林的“峡谷村庄”,并将叙事时间设定为二战末期,叙述少年“我”如何目睹和体验了残酷“战争的真相”。由此,具体地理学空间的四国森林“峡谷村庄”的登场,建构了想象宇宙的“构造”和“场所”,奠定了表现“真实而鲜活的神话、乃至民间传说的叙事结构。”进而对近代化以来日本在“天皇制”下推行的军国主义政策,进行了的深刻反省和批判。
主讲人简介:
霍士富,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竞技博彩 教授,第二十一届王宽诚育才奖获得者。在《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和《外国文学评论》等其它重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项目3项;主持教育部项目1项;主持省级社科项目2项。获得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3次(其中包括论文2次和著作1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性本科论文比赛获得一等奖2次。出版专著3部:《九十年代以降江健三郎文学——民話の再生と再建のユートピア―》(2005年,日本菁柿堂出版);《大江健三郎:天皇文化的反叛者》(2013年,人民出版社);《「脱出」の神話から「救済」へ》(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研究方向:日本94年诺贝尔获得者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和安部公房等;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等,进而拓展为鲁迅文学对日本现代文学的传播与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