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庆凯
一、个人基本情况
马庆凯,男,山东禹城人,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电子竞技博彩 讲师,校级新型智库“中外文化遗产比较研究中心”副主任,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翻译专业型硕士(MTI)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赴国际名校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挪威奥斯陆大学访学研修16个月。担任Social Semiotics, Landscape Research等SSCI索引期刊审稿专家,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SSCI, A & HCI)、Discourse & Communication(SSCI)、《东南文化》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课题。国际遗产思辨研究协会会员、国际遗产思辨研究协会青年学者分会发起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二、学术背景与经历
教育经历:
2014.09-2019.06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博士
2006.09-2008.06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
2002.09-2006.0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电子竞技博彩 ,英语语言文学学士
国外访学:
2016.12-2017.12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
2018.08-2018.12 挪威奥斯陆大学访问博士生
2010.07-2010.08 英国爱丁堡大学教师培训项目
工作经历:
2019.08-至今 杭州师范大学电子竞技博彩 专任教师
2009.08-2014.07 浙江农林大学专任教师
2008.08-2009.07 江苏科技大学专任教师
三、代表论著
1. 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回归:国际遗产学界新趋势.《东南文化》,2019年第2期,16-22页.CSSCI (一作).
2. Deep Mapping: Narrating Meanings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In Fouseki, K, Guttormsen, T. S. and Swensen, G. (eds), ‘Deep Cities’: The role of heritage in sustainable urban transformations. 2019. London: Routledge.
3. Review of The Politics of Fear: What Right-Wing Populist Discourses Mean. Discourse & Communication, 2017 (6), 653-656. SSCI收录.
4. Review of Museums in China: 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after M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2017 (3), 292-295. SSCI, A & HCI收录.
四、所在硕士学位点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翻译专业型硕士点。在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翻译学、批评话语研究三个方向指导研究生、本科生,已帮助一批本科生赴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读研。
五、主要研究方向
批评话语研究、跨文化研究、文化遗产研究
六、近五年来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
主持项目:
1. 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在研。
2. 杭州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国际传播机制研究.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结题。
3. 中外文化遗产赏析与思考. 杭州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建设项目,结题。
4. 新时期高校品牌性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研究. 杭州师范大学“历史·文化·精神传承”专项课题,在研。
参与项目:
1. 唐长安城考古笔记. 2022-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在研。
2.“一带一路”倡议视野下中外遗产交流与互鉴研究.杭州师范大学新型智库建设项目,2020-2025年,在研。
3. 发挥三大世界遗产综合效应,探索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杭州模式”. 杭州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课题,已结项。
4.“一带一路”遗产外交研究.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院,已结项。
5. 邹城孔孟文化遗产地与城市文化身份研究.山东省邹城市政府,2013-2015年,已结项。
七、主要获奖
2018年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格物致知”学术论坛一等奖,优秀论文奖
2016年 国家奖学金(博)
八、出版著/译作
1. Principled Polysemy Revisited: A Minimal Polysemy Approach, 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GmbH &Co. KG, 2011年11月.
2.秦玉才、周谷平、罗卫东编,《“一带一路”读本》,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本人参编并撰写1章.
3.秦玉才、周谷平、罗卫东编,《“一带一路”一百问》,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本人参编并撰写1章.
九、近年来发表论文
1.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回归:国际遗产学界新趋势. 《东南文化》,2019年第2期,16-22页。CSSCI。
2. Deep Mapping: Narrating Meanings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In Fouseki, K, Guttormsen, T. S. and Swensen, G. (eds), ‘Deep Cities’: The role of heritage in sustainable urban transformations. 2019. London: Routledge.
3. Review of Museums in China: 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after M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2017, 23: 3. SSCI, A& HCI.
4. Review of The Politics of Fear: What Right-Wing Populist Discourses Mean, Discourse & Communication, 2017, 11: 6. SSCI.
5.遗产与权力:“权威化遗产话语”思想面面观. 《文博学刊》,2021年第3期,104-110页。
6.《民众眼中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视角》述评.《遗产》第四辑,2021年。
7.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对《“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的解读. 《非遗传承研究》2022年第4辑,4-8页.
8.译文:空间人文学:技术·途径·展望,《文化研究》第27辑秋季刊,社科文献出版社,2016年, 55-71页。CSSCI.
9.译文:“允许商业化但不能过度商业化”:不同遗产理性带来的规范难题,《文化遗产》,2021年第5期,1-8页.CSSCI.
10.译文:新冠危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未来:我们需要新的世界遗产吗?《遗产》第五辑,2021年.
11.译文:以少为多是否可能:对文化遗产破坏的再思考.《遗产》第七辑,2023年,81-95页.
12.媒体评论:从李光耀故居的争议看遗产的利用,《中国文物报》2017年7月21日,1/1.
13.媒体评论:文化遗产思辨研究及其对国内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意义,《中国文物报》2018年8月14日第五版.
14.媒体评论: 4.18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解析: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利用,《中国文物报》2019年4月12日第五版.